近期,乙二醇又迎來了一波集中檢修:
5月7日,陽煤壽陽一套22萬噸合成氣制MEG裝置停車檢修,時長一個月附近。
5月7日,深州一套22萬噸合成氣制MEG裝置停車檢修,時長一個月附近。
5月9日,天沙一套42萬噸/年的MEG裝置停車檢修,預計檢修1-2個月。
華東一套34萬噸/年的MEG裝置已經(jīng)停車檢修,該裝置計劃檢修45天附近。
天津石化一套10萬噸/年乙二醇裝置近日已停車檢修,計劃檢修至6月20日。
其實,在3、4月份的時候,乙二醇裝置就進行過一次大面積檢修。自從OPEC+減產(chǎn)協(xié)議不及預期和疫情全球蔓延帶來的市場整體恐慌,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,油價的斷崖式暴跌帶來了化工品市場成本端的坍塌,乙二醇期現(xiàn)貨價格一度跌破3000元/噸。
而市場對于乙二醇如此孱弱,最大原因歸咎于其供需矛盾的突出。
需求方面,滌絲的需求不振對乙二醇行情形成了嚴重的制約。
供給方面,從2018年開始,中國的煤制乙二醇開始集中開車,打破了乙二醇的供需平衡,2020年初,石油制大型裝置浙江石化和恒力石化總計產(chǎn)能255萬噸正常供應市場,使得中國乙二醇的總產(chǎn)能達到了近1400萬噸,相對于2018年初,增幅達到50%,使供需問題更加明顯。
而此番乙二醇裝置再度迎來檢修,與其本身基本格局的弱化也有一定的關聯(lián)。
乙二醇負荷低位,但庫存依舊攀升
檢修帶來的最直接影響,就是緩解供需壓力。近期,乙二醇裝置多有檢修計劃,以及前期裝置檢修并未重啟,致近期乙二醇負荷依舊處于低位,甚至低于春節(jié)期間的水平。截至5月8日,乙二醇裝置負荷較前期有所下降,至61.9%左右。
負荷有所下降,但是庫存卻仍然向上攀升。截至5月8日,乙二醇華東主港庫存在123.6萬噸附近,達到近9個月來的高位水平。其中寧波為11萬,上海及常熟8.3萬噸,張家港73.3萬,太倉為16.5萬噸,江陰為7.5萬噸,常州為7萬噸。
五一節(jié)前,乙二醇到港量集中,但是受制于港口擁堵,船只卸貨速度較慢,庫存有所放緩。節(jié)后,乙二醇庫存增加明顯,港口又因大風存在封航動作,導致港口發(fā)貨進程有所延誤,港口貨物滯留嚴重。